第三十六章 于禁不得不说的故事(2/3)
笑一声,手指了指鲍信,解释道:“这位于禁于文则将军,乃是鲍贤弟麾下上将。于将军治军严谨,行事犹如风雷。操虽有将士万余,手中却无统军之将,故此便交由于将军统帅。不过月余,将士便是被操练的令行禁止,有如百战将士,这一切皆是于将军之功。”
“不敢,不敢,副盟主过誉矣!”
于禁面对曹操的夸奖,却是淡然而处。
历史曾有评价,曹魏有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单论统兵而言,于禁乃居首位。以曹魏如此济济一堂的人才氛围,于禁却仍能居于榜首,由此可见于禁统兵能力之强。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跟随曹操三十年的将领,在关羽水淹七军之时,却投降了,这就有点让人纳闷了。
其实就袁常个人而言,于禁并不怕死,而是因为他有着超前的统兵理念。
很多人都知道,无论是在二战,抑或是抗美援朝之战时,米国的士兵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弹尽粮绝,或者救援无望之时,他们做的一件事就是投降。对于米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忠义,他们宣扬的是人身自由,既然我的身体都归我自己,那我投降也没有什么不对?于是,当他们被救出之后,再次穿上军装,拿起武器,再和别人干上,他们的理念就是,保住命便是一切。
而于禁,便是这样的一个念头。
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年,曹操的大军可以说是他一手带起来的,人和动物相处尚且有感情,于禁和这些将士相处这么久了,又怎么会没有感情?他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士丧命,于是他带头投降,那些将士自然不会顽抗到底,也跟着投降。因为于禁的带头作用,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结果除却庞德和少部分将士,竟然大部分都存活了下来,最后被吴国解救,又回去当曹魏的将士。
由此可见,于禁投降其实相对而言是件好事。
只是,华夏自古以来接受儒家忠义思想,于禁的行为虽然保住大部分将士的性命,他的声名损失殆尽,最后曹丕让于禁去曹操墓穴探望,故意让画师画了一幅于禁受降的画。结果,已经年老的于禁羞愧之下,却是郁郁而终了。
就袁常个人以为,于禁自不是怕死之人,他跟随曹操都三十年了,领兵作战不计其数,要真的是个怕死之人,又岂能达到左将军这个位置?更何况,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十年?
当然,野史上也有记载,说明于禁投降乃是曹操的计谋。
当时,于禁七军缺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神魔九变
科技探宝王
道祖
我穿成了修仙界稀有物种
茅山传人在都市
意外之喜
我真是一条龙
火影之白色闪电
兽宝宝:兽人老公好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