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更加慎重(2/2)
”
“军长,如果您沒有别的事情,我这就启程,军长,您也要多加保重,这里的情况,等我回部队后会再向杨政委汇报的,不过军长,我提议第二梯队就不要在原地下船了,我看可以直接进入郎川河,然后直接在东夏镇一带下船。”
“至于已经完成横渡的第一梯队,则走陆路,到东夏镇一带与您汇合,军长,郎川河是水阳江的最大支流,也是南漪湖最大的水源,其长度虽然不长,宽度也比不上青戈江,但是水量很大,水的深度还是很深的,现在又是冬季,涉渡的难度太大,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减员。”
“东夏镇是第二游击区,以及整个第三战区与苏南曰军对峙的前哨阵地,兵力不过一个连,再加上部分的所谓缉私警察,战斗力不强,装备也很差,因为是最前沿阵地,工事虽然有一部分,但是很简陋,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突破那里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至于郎溪县城,现在也沒有多少的兵力,即便想增援,也抽调不出一个团的兵力來,第二游击区的主力,现在又都在宁国境内,一时半会还是调不回來的,只要我们动作迅速,进入苏南绝对沒有任何的问題。”
“而且在湖面上行动,要比在地面上行动稳定的多,最起码我们不用担心中埋伏,这里的环境我们相当的熟悉,敌情也摸的很清楚,军长,这条路线上我可以保证沒有大股的敌军。”说罢,张涛在地图上略微一打量,便准确的找出了东夏镇的位置,并详细的汇报了东夏镇周边的敌情。
对于张涛的建议,仔细打量了一遍地图,军长在沉思了片刻后,很是满意的点头道:“那好,就按照你的建议办,南漪湖东岸的情况和敌情,你比我们熟悉,你从你带來的人中得给我一个得力的人手,加强到第一梯队去,以免到时候迷路。”
听到军长的命令,张涛转过身对着身后几个他带來的人挥了挥手,见到他的手势,一个精壮的汉子走了过來,张涛指了指这个精壮的汉子道:“军长,这个人是本地人,是我们东进时候第一批入伍的老战士,也是老侦察兵了,对这一带相当的熟悉。”
看着张涛选出的这个个子不高,但身体却显得很精壮的汉子,军长相当满意的点点头道:“你推荐的人,我还是绝对相信的,既然你说他行,那就是他了,我马上派人,将他先送到湖东去周副参谋长带领的第一梯队。”
张涛走后,李志高看了看面前的湖水,又转身仔细看了一下地图后,抬头对军长道:“您真的下决心走郎川河,在湖中倒是无所谓,这里水面大藏不住人,但郎川河一线河道太过于狭窄,两岸地形又相对的复杂,芦苇荡很多,我们走那里很容易中埋伏。”
“军长,我建议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渡湖之后走陆路行军,在陆地上遇袭,我们可以快速的展开,在船上,空间下我们只能被动的挨打,这一带不管怎么说,是第二游击区的控制范围,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冲出了三战区的包围圈,但越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越是应该更加慎重。”
“而且我们走郎川河,船队成一线,一旦与曰军飞机遭遇,那损失将会比湖面上大的多,军长对于改变路线的事情,您是不是在考虑一下,而且我们与第一梯队分开,是不是不太好。”
对于李志高的担忧,军长却是坚持自己带第二梯队,经南漪湖进郎川河之后在东夏镇一带登陆,至于杨震那边,军长微微的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给杨震发了一个电报,毕竟走南漪湖进入郎川河,是在原來所有的计划之外的路线。
在皖南,杨震才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人,虽然之前一直对自己都很尊重,但有些事情,比如计划之外的新路线选择,还是要与远在旌德境内的杨震商议一下为好,在电报上,军长将部队一分为二,分别走水陆两路的原因和想法,以及好处都写的极为详尽。
本章已完成!
万观之下魔族卧底要修仙
妖孽王妃要上天
大秦帝国时代
重生之我为郭襄
剑皇重生
为爱入局
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谈了恋爱
正道屠龙
张若尘八百年前明帝之子
借阴骨,阎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