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7(八千)(3/5)

时候却是隐隐带着不屑,脸上却依旧对薛宝钗笑脸相迎。

探春不知道官宦子弟跟寻常富户的不同,但是他还是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对。如果说官宦子弟尊贵,那他的嫡姐贾元春为何要讨好那个薛宝钗?若是说薛宝钗出身很好,又为何自己的奶嬷嬷提起这个表姐的时候,就隐隐带着不屑?

探春不懂。他只觉得困惑。

贾宝玉不在乎尊卑,探春对尊卑一知半解,却不意味着贾母什么都不知道。

大户人家不害怕你掀翻了天,却害怕天长日久、水滴石穿。激烈的手段贾母不怕,温水煮青蛙的手段却是大宅门里用得最多也最让人忌讳的。

就好比说贾元春和薛宝钗之间。贾元春是被撵出宫廷的。他需要借助薛家的力量回到宫里去,这才对薛宝钗各种俯就。为了孙女儿的前程,贾母可以忍,但是他绝对不会允许探春被这样的事情给带上了歪路,认为薛宝钗如今享受的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不如薛宝钗。这是贾母不能够容忍的。

哪怕是嘴上自谦,当着薛姨妈的面说自己的孙女儿不如薛宝钗。可在心里,贾母希望自己的孙女儿将薛宝钗比到尘土里面。

薛宝钗是如此,张氏姐妹也是如此。张氏姐妹不过是贾母的庶女的孙女儿,探春是贾母的亲孙女儿,哪怕是个庶出。贾母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自己养大的孙女儿比不过自己的庶女的孙女儿,让张氏姐妹压着探春。这绝对不行。哪怕是跟自己的儿子闹一场,贾母也不许贾赦将张氏姐妹记在自己已故的孙子的名下。

贾母忘记了,贾赦才是这边的族长,而贾母的确是贾赦的母亲,可他的户籍是在宁国府那边的。就是祭祖也在宁国府,根本就管不到贾赦这边。更不要说,贾赦如今还听不听他的还是两说。

只见贾母沉吟了片刻,好歹还记得今日是大朝,没有派人直接去叫贾赦,口中却道:“二丫头,你可知道为什么今年送来的果子这么少?往年可不是这个数儿呢?”

贾玖见贾母垂询,立即站起来,等贾母话音一落,他便垂着手,恭恭敬敬地道:“老太太,这事儿孙女儿也问过父亲,父亲说,这果子什么的原来是各处的孝敬,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的歪风,也有人将这果子抵了租子的,也有人拿着外面买的果子充数,结果家里收到了一大堆的果子,吃不完的只能赏给下面的奴才,本来应该收上来的租子却少了一半。那些负责收租子的奴才们,不但自己得了银钱,还得了果子,家里却是少了一进一出两笔银钱。今年是父亲亲自督看着京郊的几处庄子,父亲也说了,等京郊这几处庄子弄好了,父亲还要好好地收拾一下京畿的其他庄子,日后有了机会,还要去东面的庄子上看看。……”

贾母哼了一声,道:“也不看看自己都一把老骨头了,还折腾这些!他也不想想,自己堂堂一等将军,亲自去弄这些东西,也不怕丢了身份!”

贾玖笑道:“看老太太说呢,万岁与皇后娘娘每年都要行劝农采桑呢,父亲这样哪里是丢了身份。”

贾母道:“年纪小就年纪小,不要不懂装懂的惹人笑话。万岁亲自下地那是种地么?那是祭礼,跟祭祀天地、祈求风调雨顺是一个道理。你可看见万岁一年到头都围着那块地转的?还不是大农司派人打理的。”

贾母对皇帝需要下地一事嗤之以鼻。这也是为什么说贾家是暴发户人家的理由之一。贾家的爷们不下地就跟贾家的太太奶奶姑娘小姐们不采桑是一个道理。他们觉得这样做很丢面子,却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在外人看来,那是丢了根本。

据贾玖和张清所知,封建社会,只有一个朝代出现过物质发达的时候,那就是宋仁宗在位初期,而且还是是因为他老爹真宗鼓励消费、努力拉动内需这才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在其他的朝代。从来就没有过粮食过剩的时候,只有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也正是因为这样,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所有的人都惦记着“仓里有粮、心中不慌”。所有的人都把土地看得非常重要。莫要说劝农礼,就是太上皇和皇帝都在宫里开了土地亲自体会种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劝农礼是在京郊举行,由户部和礼部主持的,可是宫里的那块地却是皇帝亲自种的。贾母鄙视贾赦亲自照料庄子的行为,认为贾赦是吃饱了撑的,却不知道这样的他换了在别人家里,那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婆娘。

这也是贾家一贯的风气,只要我自己有吃的有穿的,身边有人伺候、口袋里面有钱花,我管他外面洪水滔天!贾母是如此。贾宝玉也是如此。

探春改革的时候,林黛玉跟贾宝玉夸赞探春能干、办了好几件事情,可到了贾宝玉的嘴里,他是怎么说的?管他的,反正少不了你我的!

连起码的覆巢之下无完卵都不知道!

可以说。贾宝玉的脾气完全继承自贾母,贾母就是这样,只要他的生活水平不往下掉,他管他什么贾家的钱财被人搬走了啊?甚至只要他的面子上好看,“贾府风俗,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所以尤氏凤姐儿等只管地下站着……”让贾家的宗妇给奴才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降甜心:腹黑老公请接招 豪门甜爱:天王老公蜜糖妻 西游里会穿越的猴 再战江湖之拳霸诸天 乱世大军阀 木叶之千叶传说 王妃窦芽菜 尘案集 长宁 极品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