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嫉妒是动力(4/7)

一定会报复。这就是为什么廉颇会说“我见相如,必辱之”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廉颇会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蔺相如却不会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赵王。为什么?因为蔺相如和廉颇是处于同一竞争领域,而廉颇和赵王则不处于同一竞争领域。

蔺相如处理廉颇嫉妒自己的方法很有智慧:他能从大局考虑,不与廉颇争高低上下以继续刺激廉颇那强烈的嫉妒心理,避免与廉颇的接触机会,并曲线化解了廉颇对自己的嫉妒心理,让廉颇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并敬服自己。

生活中,细致的人常常会感觉到自己的卓越会招来他人的嫉妒,这时,聪明的做法是要低调些,多忍让他人,避免刺激他人的嫉妒心理。如果一个人自恃才高且高调行事并自觉天下第一目中无人,这恐怕会让很多身边的人反感甚至遭到身边人的打击。

还有汉朝的吕后和戚姬,她们两个又因为嫉妒心理,上演了一场极其惨烈的后宫争斗。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刘邦立原配夫人为皇后,就是吕后;封戚姬为妃子。

按古代的礼仪制度,皇后的地位、等级、待遇等皆是要高过妃子的,因而,吕后原本是没有理由嫉妒戚姬的,但是年轻貌美的戚姬一进皇宫,就得到了刘邦的专宠,而年老色衰的吕后未免受到了冷落。

吕后虽对戚姬心怀敌怼,但因惮于刘邦而对戚姬无可奈何。

从那时候开始,刘邦每次外出,一定让戚姬相随,而令吕后留居长安,并且,即便是在与大臣议事时,刘邦也跟戚姬谈情说爱。

吕后独守空房,更加怨恨戚姬。戚姬春风得意,也不把吕后放在眼里。

刘邦建立汉朝后,本来立吕后所出的刘盈为太子,但自从戚姬入宫后,刘邦爱屋及乌,觉得戚姬所生的刘如意特别像自己,于是便动了废掉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念头。

吕后知道刘邦的这个念头后,夜不能寐,心里很不是滋味。

最终刘邦没来得及废掉太子刘盈便死了,顺理成章地,吕后所出的刘盈成为皇帝。因为刘盈只有十七岁,不能亲自处理政事,于是大权落到了吕后的手里。

吕后掌握了大权后,便开始报复曾经和她争宠的戚姬。

吕后命人把戚姬的头发剃光,拔去宫装,给戚姬穿上犯人的衣服。赶到永巷内监禁,罚她做舂米的苦役。

吕后觉得这样还不解气。于是,派人将戚姬的儿子刘如意毒死。并砍掉戚姬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熏聋她的耳朵,药哑她的喉咙,把戚姬扔到厕所里。

吕后贵为皇后,身份、地位、等级、待遇都比戚姬要高很多,但是她却嫉妒并报复戚姬。应该是戚姬嫉妒并报复吕后才对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我的关于嫉妒心理的理论错了吗?

不是的,吕后和戚姬之间固然是同一竞争领域内的两个竞争者,固然吕后的地位、身份、等级、待遇等条件都比戚姬要强很多。但是,她们之间所竞争的主要方面不是这些。

吕后与戚姬所竞争的是刘邦对她们的宠爱,在竞争刘邦的宠爱这一领域,吕后相比于戚姬明显是处于劣势和下风的;戚姬在获得刘邦的宠爱这一领域是明显胜过、强过、超越吕后的,因为她获得了刘邦的专宠。

在一夫多妻的情况下,妻子之间为争夺丈夫的宠爱而争风吃醋,发生言语攻击甚至肢体打斗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而,一个男人的多个妻子之间往往是嫉妒心理的高发区。

尤其当这个男人掌握着大量财富和无上的权力时,他的妻子之间的竞争更是会激烈很多。因为得到丈夫的专宠。便意味着得到丈夫的一切;失去丈夫的专宠,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吕后深深地嫉妒着戚姬,视戚姬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戚姬获得刘邦的专宠,而她则已经被刘邦抛弃了。戚姬是吕后在利益方面的最大挑战者,并且差一点。戚姬就要取吕后而代之。

来自于戚姬的巨大威胁,势必对吕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激起吕后强烈的对戚姬的报复心。吕后强烈的报复心,最终在她掌握大权后转化为了对戚姬的折磨、虐---待和杀害。

从这些历史故事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嫉妒心理的危害,以及严重性!所以,对于嫉妒心理,我们不能够轻视了,一旦出现了嫉妒心理,就要第一时间客服它!

只有客服了嫉妒心理,你的未来才会光明,前途才会远大!

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一颗宽大的心是必须的,而有着嫉妒心理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宽大之心的,也因此有着嫉妒心理的人,最终都不会获得成功!

不过,虽然嫉妒有着很大的坏处,但是,并不是说嫉妒有没有什么好处了,其实嫉妒的好处也有很多。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讲,嫉妒可能产生于两点:一是个体为维护扩充自己势力范围和繁殖繁衍的需要,就如狮子王对自己领地的保护和对母狮子交配特权的维护;二是平等分配生产生活物资的需要,古代生产力落后必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渣男洗白手册[快穿] 拜师老乞丐:我乃风水之龙 都市医武高手 全能兵王 闺门令 权贵娇 总裁有毒:丫头,你不乖! 千金记 这个江湖因我而变得奇怪 灌篮之神宗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