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二章 帮忙买毛料(3/4)

我们都喝了酒,不能酒后开车的。”

午阳其实没有喝到量,完全可以开车的,可李叔叔既然说了,就不能争强好胜,给他一种不稳重的印象了。叫了侍应生,开了车去博物馆。

到了博物馆。由于是午休时间,找到保安员。问清楚谭馆的住处,几个人在保安的带领下,来到了谭桥的住处。博物馆没有为工作人员建宿舍楼,这些研究人员的住房,是在一间展厅里用木材隔出来的,房间20平米大小,空调、彩电、电脑俱全,衣柜、床铺都有,还有一个大办公桌。唯独没有盥洗室,洗澡上厕所,都要到展厅外面的大盥洗室去。

进了屋,谭桥热情让座,午阳作了介绍后,寒暄几句,他才顾得上跟孙子说话。“波儿,怎么跟黎书记认识的?”

谭静波说:“我在机场想搭便车,看见是渌江的牌照,就上去问,正好是师傅。”

谭桥哈哈大笑,“波儿,这是你跟师傅有缘,你这条路走对了。”

“爷爷,我会跟师傅好好的。”

“我知道你肯定能好,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的。你是今天就住到师傅家里去?”

谭静波说:“师傅是这么安排的。”

“好,波儿,让这位保安哥哥带你出去玩,不要被藏獒给伤着了。我们这里有事,你走吧。”

“爷爷,这里还有藏獒?”

“是博物馆看家护院的,让保安大哥带你去就看到了,白天是拴起来的。”

静波和保安走后,谭桥问:“书记,那天让你带走的玉玺,可能是赝品。”说完指着办公桌上面的好几个玉玺说:“这里还有8个玉玺,就是我们,也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可能性最大的,秦制的玉玺只有一枚,其余的也都是玉玺,不过是仿造的,唐代和宋代都有仿造,流传下来,也是上千年的物了,同样是无价之宝了。”

“谭教授,这些东西我也不懂,您给我们说说吧。”

“我给你们泡茶,再慢慢说吧。”

午阳赶紧去拿茶杯,“我来我来,叔叔,你们请坐。”

“黎书记,对玉玺这种物,我们这些人都没有进行过研究,就是知道一些,也因为没有实物,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最近得到了这些,我查阅了能够找到的所有资料,还多次跟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请教,才有所了解。”

午阳递上茶,看到李叔叔也是饶有兴趣的样子,就想听下去,多了解一些。“谭教授,您跟我们说说。”

“好。有些你们应该知道的,关于和氏璧,最早是春秋时,楚人卞和见凤凰栖落于青石之上,古人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他将此璞献给楚厉王,被砍去左腿,后献给楚武王,同样以欺君之罪砍去右腿,直到楚王时,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下,王命人剖之,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

李西泽说:“就是完璧归赵说的和氏璧吧?”

“对,完璧归赵的事情发生之前,还有一段故事呢。和氏璧雕琢出来四百年后,楚相国昭阳,灭赵败魏,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余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纵横家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但和氏璧终无下落。‘盗窃犯’是谁,至今尚未破案。”

午阳也有了兴趣,“谭教授,那怎么后来又找到了呢?”

谭教授笑道:“不知道怎么找到的,成了千古之谜。五十余年后,赵国太监缪贤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

秦昭襄王获悉和氏璧在赵,假以十五城换璧。赵王无奈,遂派蔺相如怀璧使秦。蔺不辱使命,设计‘完璧归赵’。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六十一年后,秦灭赵,和氏璧落入秦国。秦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皇帝宝玺自然要选用天下绝无仅有的宝贝。于是始皇命宰相李斯磨和氏璧作皇帝玺,并想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八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曰:‘为吾遗滈池君’,传国玺,复归来。其事真假难辨,成为千古疑团。

刘邦率兵入咸阳,秦王‘子婴上始皇玺’。刘邦称帝‘服之,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

李叔叔问:“谭教授,那相传了一千多年的金镶玉玺是怎么回事?”

谭教授说:“李部,这个是‘孩子没娘说来话’了,您有耐心听吗?”

李叔叔笑道:“我本来喝了酒有睡意了,被您说得睡意全消,如果您能说得我打瞌睡,就是您的本事了。”

“好,那我就慢慢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莽命弟王舜进乐宫索玺。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从数学满分开启科技时代 绝世高手调教大宋 嫣然 异陆传说 从功夫开始穿越影视世界 本书禁阅·熹微 天才杂役 清穿之福晋很暴躁 都市极品神医 福星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