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对手出招(2/3)

也只是外面看得见,确实是有必要重组或者合资合作,而且节能减排,减少污染,这是大势所趋,国家在钢铁产业方面也有这样一个规划要淘汰一些落后的钢铁产能,一些落后的钢铁企业要被重组或者关闭,新一轮的重组势在必行。

但周书明雄心勃勃的提出争取云钢重组省钢,在贝湖兴建八百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首期投资达到三百亿元,达产后年产钢材七百余万吨。

这同样也不太现实。钢铁产业在全国而言整体情况是北重南轻。而南方是钢铁消费大头。但钢铁生产规模不大,就以粤东为例,其中板材自给率为三分之一,汽车板、包装材、以及家电、机械和建筑等行业用板大部分钢材需从省外调入或者进口。

不管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从产业布局上讲,在南方投资,使钢铁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竞争力更强,从布局上讲。粤东对于这个项目肯定也是志在必得。

对于省钢而言,这样与城市发展关联度高的企业,要通gu改造升级工艺装备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科技研发,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循环经济,实现与所在城市的和谐共存,在中型项目上和云钢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滕海矿业,作为国内大型的央企之一,省里能打得上眼的也就是两山三片的矿产了。

只是两山三片虽然矿产资源很丰富,但硬件设施的构建投入也比较大。更为重要的是那是两省接壤之地,一旦建设就会影响到邻省。省里也曾经和大型的矿业集团达成过开发的协议,但才一开工建设就被邻省告了刁状,说是这样的开采会影响到他们这里,影响到哪里,结果来的矿业集团一看这架势也就知难而退了,后面也曾和其他矿业集团接触过,一听说有这方面的麻烦都是缩头而去。

陆政东清楚,其实邻省叫得那么厉害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事完全就贝湖受益,他们吃亏,当然是全力反对……

周书明既然提出这个,肯定也是有人在这方面给了他一些支持,陆政东不由淡淡一笑,周书明也是好盘算,这样的大项目他只管提出个方向,具体执行的是省政府,谈得下来首功是周书明的,谈不下来,他是省政府的无能,何况这样大型的项目不是一天两天都能谈成、就能审批下来的。

而他要是反对这样做,下面受益地区的干部群众恐怕就对他意见很大,也很容易把两人的分歧放大……

陆政东细细的思考着应对这事……

而在京城,回家的蒋思青也和曾怀安谈论着此事,这件事是罗志林从中牵线,曾怀安来勾勒的。

“千亿工程周书记确实很上心,詹继东也是如此,对贝湖来说千亿规模,还是有相当的意义。”

蒋思青看着曾怀安信心满满的样子却是皱了一下眉头:

“陆政东未成势之前,还有可能,现在谁要想强行按陆政东低头,都得要考虑他有可能会有出意料的强烈反应,周书明也未必就会贸然去冒这个险。”

“提出发展千亿优势产业不是推动工作的一个手段——这样的事情就算是怀德都未必一定要做成此事,但如果陆政东反对,那势必和周书明的分歧公开化,这样逐步创zo机会,步步紧逼陆政东让陆政东和周书明去硬碰硬,这也是詹继东能果断跳出来介入此局的关键原因:无论成功与否,只要最后达到将陆政东调离贝湖的目标,最大的机会都将属于他詹继东,而两种结果,对我们曾家对怀德来说是天壤之别,即使不成功我们也没啥损失,为什么不试一试?”

曾怀安想了一下才说道:

“其实怀德的处境也没想象的那么好过,到了怀德那样的份上,筹码太小是不顶用的。对陆政东而言,他在眼前这个位置停滞三五年,就陆政东的年纪,对他根本不能说有多少影响,反而可以韬光养晦,但怀德耽搁不起呀!”

蒋思青却是摇摇头:

“我觉得你们可能还是将形sh估计乐观了。”

“怎么乐观了?”

曾怀安问道。

“陆政东求的是贝湖发展的主导权,他最终还是想要在贝湖省成为封疆大吏,奠定他进中央核心最坚定的一步。谁与他这个目标抵触,才是他的大敌,不过他要比常人所想象的更现实、更灵活。城乡统筹是如此,修改西原建设规划也是如此。千亿工程对加强贝湖产业优势,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陆政东身兼淮海经济区发展领导小组的组长。他要是对此漠不关心。坐视项目流失不闻不问,反而不能体现出他对大局利益的重视,他要是反其道而行之呢,真把这些项目争取一部分下来了呢?……”

曾怀安一笑:

“能将项目争取到贝湖落地建设,自然也是好,也能证明没有陆政东,贝湖经济腾飞的发展形sh一样能行,同时也能让上面考虑两人继续搭班子。这同样达到我们的目的,倘若陆政东硬是要居中作梗,贝湖省里都更容易达成一致,下决心将陆政东挤出贝湖……”

蒋思青斜睨了曾怀安一眼:

“怀安哥,你做事总是想得太简单了,周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拯救二次元魔王 大小姐的全职保镖 紫墟圣域 洪荒天尊 新婚夜,短命王爷他复活了 剑道独神 轩辕圣 武魂觉醒 一胎三宝:爹地,你拐错妈咪了! 道藏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