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陆氏新政第一波(3/4)
也许三十万元一亩的地,转让时一百万元一亩。部分出让金要转交区县政府和市政府,部分则用来抵扣基础设施中的各种投资。毕竟很多基础设施是政府的公共支出。
这些先期投入的资金多数是在银行融资的,这样土地转让之后就有钱把银行的钱还了,这样用“土地捆绑项目”模式解决市政基础设施筹措资金的还款问题,以滚动建设、滚动储备和滚动还款方式保持资金链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与会的人员都频频点头,这绝对是一个好办法,连周立伟都不由暗叹了一声,陆政东这个思路是正确的,通gu先期大规模储备土地,接着逐步释放土地供应,从而获得较大的土地级差利益,把那些炒地皮的炒家们赚的钱由政府来赚,从而真正让土地成为政府除税收外的一个重要的财源。这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得一环扣一环,先得要有启动资金,还得要有办法吧地在不长的时间出让出去,让其流转起来,陆政东不但能找到启动的资金,看这样子也不愁地转让不出去,这就需要真本事。
不过安新的土地市场很无序,私自变更用地性质,进行炒地皮,出台这一招,断了很多人的财路,陆政东恐怕会得罪一些人,不知道陆政东能不能抵挡得住了。
这一点陆政东心里清楚得很,但他相信这些人根本就翻不起任何浪,要炒地皮,那也要让政府来炒!
而且陆政东考虑得远比周立伟所想的长远得多,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土地也一样,政府手里有充裕的土地,地价房价过高,就多放一点出来,反之,就少放一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房价地价的调控,使之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陆政东讲完,请大家发表看法,这个思路可以讲是解决市财政困难的一个亮点的东西,自然是都表示赞同,于是陆政东又谈起土地出让金的分配问题:
“这个问题县里倒是好解决,毕竟县里距离市区有一定距离,市里不可能去县里储备土地,县里的土地转让主体是县里,我们市里提取一点。关键是市区的几个区,市里和区里如何配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分配的比例该怎么定?这方面确实是需要好好探讨探讨……”
“市长,我们市财政实在是困难啊,既然土地储备的资金是市里来出,操作也是市里来操作,大头肯定还是得留在市里……”
市财政局局长葛新建说着,伸出两个手指头道:
“八二?市里八,区里二?”
见陆政东微笑不语,葛新建似乎是下了很大决心才道:
“七三开?”
葛新建那肉痛的表情让会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连陆政东以及几个副市长也都忍不住莞尔一笑。
市财政局长这个位置很敏感,作为管理市里的钱袋子的局长,相对于市里里其他各局的局长,他这个局长的位置虽然是吃香不少,甚至比一些权重不够的副市长还吃香,这样讲一点也不过分。但调整也是最频繁的,财权是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想全力掌控的,这也算博弈很激烈的一个位置。
但葛新建坐在这个位置上却一直是稳如泰山,靠的倒不是那一个领导,而是安新市财政长期困难。如何用有限的财政资金维持正常运转是每一任领导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葛新建在这方面很是擅长。不管是拆东墙补西墙还是大撒胡椒面。总是能够勉强保证市里的运行。
不过葛新建这个财政局长也真不好当。因为财政紧张,葛新建之抠门,在市里是声名远扬,通常在背后都被人叫“葛朗台”“葛面面”,只是葛新建就像一个弥勒佛一般,总是笑嘻嘻的,下面的局长区长县长也也知道市里财政困难,看到他笑眯眯的样子也无可奈何。
刚刚市里出让了几块地。让葛新建这个过了许久苦日子的财政局长终于是阔了一把,更是让其知道了土地的“钱途”无限,所以才会如此肉痛。
“大家别笑,我看了安新这些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上的硬性支出,老葛这些年可是真不容易啊。”
财政局长这个位置很重要,眼下陆政东还没有机会对这样的位置进行调整,所以该鼓励还得鼓励,该拉拢还得拉拢。
葛新建笑呵呵的摇摇头:
“不敢当,不敢当,市长来了。我这苦日子也终于结束了。”
陆政东摆摆手道:
“还是要捏紧裤腰带过日子才行,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大家也说说看。怎么一个比例合适?然后再征求一下区县的意见,最后上办公会议讨论……”
虽然陆政东心里的底线是五五分成,但是却没有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来,他很清楚下面区县领导的心思,都穷怕了,都想争取分到区里的份额大一些,肯定要讨价还价,哭穷。如果一开始就露出市、区五五开或者县里不提取,那些家伙肯定还是不知足的……
关于土地储备和土地出让金的分配问题果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还没到区县讨论的时间,下面区县的主要领导纷纷都跑到陆政东这里来汇报工作。
果然没出陆政东的意料,一个个都是来他这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婚然心动,总裁爱妻如命
军婚缠绵:首长大人,来试婚
泡沫之夏II(9年特辑)
疯投天才
创始元灵
瑾夏蓝年
修真邪少在都市
永徽迷局
他在看着你
异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