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游(二)(2/4)
钱的,人少也就算了。不过,就是这样乡里的生活补贴也就是写在账上,许久都兑不了现,村干部该舀的那点补贴也因为提留统筹收不齐也难以舀到手,结果是一年村干部当下来,反而要倒贴不少钱,搞得村里的干部怨声载道,根本就没心思开展工作,甚至有的听说有干部下村就躲了,所以后来乡里就考虑,乡里的干部下村就先给乡里申请。生活补贴由乡里按标准统一支付给提供吃饭的人家,一个季度结清一次。”
陈省长点点头:
“恩,这不错,村里的干部也都是农民,家里的条件肯定也不怎么样,却被吃大户,肯定是受不了的……”
说着又对在一边认真做着记录的秘书杨再兴道:
“这一条也记录下来,这些东西对农村工作很有意义,回去要组织人员好好调查研究一下,完善一下。广泛的征求一下意见,看看能不能在全省推广。”
看完岭东村小,一行人上车很快就到了沙林村,罗金明、林大武等人早已经做好了一qi准备,只等客人一到,热菜就下锅开炒,此时都在门口翘首期盼了。
坐在车上的陈省长眼尖,看见罗金明穿着比较讲究。以为是县里的干部,便对陆政东道:
“政东,你除了通知村干部,还通知了县里干部?”
陆政东忙道:
“不是县里的干部,就是我们刚刚路过的工艺品厂的厂长罗金明。”
陈省长点点头,这才下了车。和罗金明以及林大武等村里的领导热情握手,罗金明和林大武知道肯定来的是大领导,但没有想到是堂堂的省长,省长就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出现在这样偏远的小山村。到他们家做客,这是他们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都显得有些拘谨。
大家握了手,林大武想请陈省长到屋里坐,陈省长摆摆手,打量着林大武家的漂亮小楼道:
“你这楼修得不错。按你的说法,靠你村支书那点补助,吃饭应该修不起这幢楼”…,
林大武也不隐瞒,道:“我家小子在工艺品厂上班,有点收入,我呢,会点篾匠活,家里又种了些烟叶。栽了些果树,勉强过日子……”
林大武道:“在山和乡,像我们这样的小洋房走到处都有,我家就算一般……”
陈省长道:“勉强过日子?这话太谦虚了,我看你这小洋房很不错……”
陆政东介绍道:
“林支书是全山和乡手艺最好的篾匠,一年就是卖竹席收入也很不错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也有不少人靠这个增加了不少收入。”
陈省长点点头,看了看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点点头:
“这确实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好项目。”
陈省长细细的询问了一番篾匠的事情之后,又问道:
“村里种果树的人家多不多?种果树收入怎么样?”
陈省长一路走过来,也发现岭东沙林等山上面的村自然条件不如山下的,对于这些项目很感兴趣。
林大武见陈省长挺和气的,也逐渐放开了,道:
“村里人种果树的不少,不过像我这样把地里都用来种植果树的不多,大多是利用田间地头和屋前屋后的荒山荒地种植一些,反正公路通了也方便,乡里有个果脯厂,到季节他们就下来收购,不愁销路,总能增加些收入,这路通了,确实想干什么都很方便……”
陈省长点点头,又问起罗金明工艺品厂的事情。
一行人在外面摆谈了一会,饭菜就好了,陆政东、周兴国去厨房看了一圈,尝了尝觉得没问题,就让上菜。
浓香的红苕粉做的滑肉、清香的蒜苗炒肉、还有腊味十足的麂子肉的等农家菜陆续上了桌子。这些菜的做法很原始,但是味道纯正,陈省长兴致很高,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吃完饭,陈省长也不休息,就坐在林大武的小楼前,问起了工艺品厂的情况,说起工艺品厂,就不可避免的要说道陆政东,说道桂云寺“开光”的事情,陈省长听完也不禁哈哈大笑:
“哎呀,这些外商啊、港商啊,一个个都是聪明绝顶的,你们能够从港商手里赚回来将近两百万,这真是了不起。”
林大武也笑道:
“是啊,就我们乡里工艺品厂,还能赚外汇?当时我们都不相信,不过,很快乡里欠我们这些村干部的钱都发了下来,又说乡里出钱,大家出工马上修路,大家就不得不信了,原来大家觉得陆乡长太年轻,恐怕不大靠谱。陆乡长来动员我们的时候,大家都很怀疑。可这件事让大家都信服了,修路肯定没赚几百万钱回来难,所以大家都很踊跃的跟着修路,结果这路也修成了……”
大家一边谈着一边起身,到村里其他人家去看了看,陈省长看到还有人住在茅草屋,不由问道:
“我一路过来,感觉山和乡挺富裕的,怎么会还有茅草屋?”
“现在这个政策。吃饱饭没有问题,可是要能有些存款也不是那么容易,现在还住在茅草房的有几种情况,一种缺失家里没有劳动力,没有人外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悠然随心集
矩阵之主
人在现代,帮我爹一统仙界
极品高手
重生之再世为仙
七年之痒:背叛与救赎
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
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极品太子爷
占窠之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