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章 黑金帝国(2/3)
汇报,还有就是通gu邱智慧以及金忠平之前准备调整的一些干部,对县里主要的干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基本上把县里煤矿的基本情况摸了个底。
临山、易岭、长洲、石铺四个乡镇煤矿最为集中,占到全县煤炭产量的八成以上,真正兴旺起来是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时候,原县委副书记是临山镇的书记,最开始把煤炭作为一个乡镇企业发展的龙头来抓,之后高士图又接手临山镇党委书记,这时候私人大规模进军煤矿,原来很兴旺的乡镇企业煤矿在这个时候开始放慢了发展的脚步,并逐渐衰落,并逐渐被个体煤矿赶超,这基本上可以说明,高士图任党委书记的时候,林家、高家就开始大规模的涉足煤矿了。
陆政东看着手头自己亲手准备的资料,陆政东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按照这四个乡镇的煤炭产量,保守的估计也有四千万以上的税收流失,差不多顶得上现在宜蓝县所有财政收入的六成了,这还是比较保守的统计,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小煤矿开采并不复杂,有些小矿的生产条件简易,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以几个人合伙为单位,收税很不容易,很多煤矿又是在偏僻的深山峡谷之中,税务人员很难搞清楚,产量大的则喜欢做偷瞒产量,里面手段多得很,但是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即得利益在宜蓝形成了气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在县里有很多有实权的干部在煤矿都有股份,在农村就更不用说,很多乡村干部就是煤矿的参与者和既得利益者,上有县里干部保驾护航,下有乡村干部通风报信,甚至是抵触,这样的状况真要是能堵住税收的漏洞无异于痴人说梦。…,
陆政东更是注意到一点,在登记可查的稍微大一点的有案可查的煤矿中,林姓人家和高姓人家占了一半还多,产量更是占了全县六成以上,真正是控zh了全县煤炭产业,说得不夸张一点,就是控zh了全县的经济命脉。
既不用上什么税,开采的成本又不是太高,煤炭的行情又是一路看涨,简直就是暴利,真是名符其实的“黑金”,难怪会让人倾之若骛,也难怪县里的干部都纷纷被拉下水。
也正是因为如此,金忠平在宜蓝想要整顿煤矿,最终却是寸步难行。
让陆政东感到不容乐观的是,为了争夺煤矿资源,许多煤矿老板利用宗亲朋友和种种关系抱成一团,纠集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作为打手,为了争夺煤矿资源,打架斗殴就是家常便饭,宜蓝县治安很乱,绝大部分的刑事案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煤矿,隐隐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雏形。
搞小煤矿一本万利,不但让本县的人倾之若骛,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这些外来户敢于到宜蓝来淘金,要么有非常硬的关系,要么有非常硬的拳头,不然也不敢来宜蓝发财,这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加剧冲突,特别是不可避免的要和一直掌握、抢夺优质资源的林、高两家产生冲突。
煤矿的产量上升很快,税收的增量却很缓慢,但宜蓝的刑事治安案件却是跟着水涨船高,真正能反映出煤款的发展不是税收,而是刑事治安案件,这多少有一种黑色幽默的味道,如果不改变这样的状况,宜蓝是永无宁日,更谈不上发展。
而要扭转这样的形sh,打击几个小鱼小虾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得擒贼先擒王,必须得解决掉林高两家才是正主,而林高两家又是以林俊峰、高二楚两个人合伙经营的煤矿为主,相互支援,同气连枝,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金帝国。
物极必反,月圆则亏,林、高两家的力量足以影响到全县的运行,实际上已经预示着其走上灭亡不远了,金忠平拿他们没奈何,即便是他陆政东也搞不定,但还有李忠平,还有张政东,李政东,只要政府认真了,林高两家的黑金帝国走向覆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林、高两家里面主事的人看来是不懂这样的道理,或者是懂得但舍不得,眼下搞煤矿就等于捡钱,这样的诱惑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拒绝的,贪得无厌、自视甚高,往往就是这样的人,赚钱就和做官一样,都是有瘾的,一旦上了道,就欲罢不能……
要解决林高两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林高二人曾当过多年的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掌握宜蓝人事大权近十年,在县里安插的亲信决不在少数,公检法系统、国土局、煤炭管理局,税务局、乡镇干部卷入其中的不少。亲朋故旧遍地,家族势力也很庞大。并且经营煤矿的也有些年头了,恐怕敛聚的金钱也不是个小数目。既有父辈营造的关系网,又有金钱开道,这张网实在是不小。
陆政东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把林俊峰、高二楚营造的关系网理出了一个大概。陆政东首先盯上了国土局,国土局局长曾明高和高士图过从甚密。
现在房地产还没兴起,在市里的其他县国土局并不吃香,但是宜蓝国土局是例外,由于国土局除了土地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依法管理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登记发证和转让审批登记;依法审批对外合作区块;承担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管理地质资料汇交;依法实施地质勘查行业……审定探矿权、采矿权的评估资格,确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总,你家影后在娱乐圈杀疯了
清平调
逆道战神楚枫
私宠--婚前试爱
影视空间侠客行
抗战之无双战将
国民撩神是恶魔:夜帝,宠入骨
冬至【完结修正版】
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
冠绝江山